每经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 杨卉)今日(29日),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和云能力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应用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提出,后5G时代,人类社会活动正在从地面向空、天、地、海多维立体空间扩展,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覆盖、容量、传输速率、灵活性、服务质量等提出更加多样化的要求。当前商用的5G网络在频谱资源利用、网络部署、优化和管理、网络安全等方面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在张平看来,后5G时代,用户的智能化需求将被深度挖掘和实现,网络基于数据、算力和算法三大基础能力,可从以人驱动为主的人治模式逐步转变为网络自我驱动的自治模式。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总经理方力还提到,AI技术的革新推动终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模型能力日趋成熟并逐步由云延伸到端,终端侧成为承载AI应用的关键载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论坛上获悉,目前中国移动已经推出了云电脑及云手机相关产品。其中,智能手机方面,中国移动云手机初步建成了四大中心节点及多个分省和边缘节点,平均端到端操控时延降低至150ms以下。随着算力网络节点的全面铺开,预计云手机平均端到端时延将降低至120ms以内,核心用户时延低至90ms。
论坛上,中国移动还发布了AI+算力终端开放生态合作计划,内容包括与芯片厂商开展软硬件适配、兼容认证;加深与终端厂商的合作,打造“云手机+瘦终端”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推动云终端的智能升级、交互升级、产品升级;加快与AI厂商融合,支持多种大模型接入,打造云OS智能体等。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卉 摄
活动现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手体验了中国移动的云手机业务。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中国移动云手机有面向企业和面向个人用户的两种版本。对个人用户来说,无需更换手机设备,只需下载App(手机应用软件)或通过网页操作就可实现将手机上的软件及数据上传并保存至云端,减少本机存储压力,相关App已经完成了与安卓系统手机的适配。云端存储量方面,目前共有三个版本可供选择,存储量分别为32G、64G及128G。